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这是汶川地震时隔5年后,四川省内的又一次破坏性强震。地震发生后,我院胡卸文教授在第一时间赶赴芦山县地震灾区现场,于上午10:30抵达芦山县城。作为一名地质工程专家,结合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危害,他意识到本次强震除了可能造成房屋损毁、倒塌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外,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更不可忽视。为此,在芦山与四川省省长魏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徐志文副厅长等领导汇合后,立即参与指导当地抗震救灾工作,并冒着余震不断、山体飞石崩落等险情,进入震中核心区的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太平镇指导震后地质灾害应急抢险。
结合沿途看到的地震诱发崩塌、滑坡情况,在由龙门乡到宝盛乡的路上,他给省政府领导介绍了本次地震形成地质灾害的类型、特点,即总体上诱发灾种以崩塌落石为主,大、中型滑坡很少发育,上述崩塌地质灾害主要对国道、省道以及县乡道等公路交通造成破坏或淤埋断道影响,而直接对居民建筑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不严重,因此表现出雅安芦山震后次生地质灾害与汶川地震后的次生地质灾害不论从发育规模、类型及其危害性都有明显区别,主要原因在于此次地震震级较汶川地震小、持续时间短。尽管如此,考虑到地震对山体振动效应以及震后余震特别集中等特点,震后一段时间内山体斜坡“崩而未崩、摇而未掉”的还有很多,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大,因此潜在风险巨大,应做好应急抢险和过渡安置阶段灾民居住地选址评估、加强地质灾害排查工作,预防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导致的二次危害,并就如何开展应急排查提出了工作方法建议。上述建议为四川省“4.20” 芦山7.0级地震抗震抢灾指挥部所采纳,对震后抗震抢险中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勘查及防治提供了指导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芦山4.20地震诱发的崩塌块石堵断国道318线
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4.20地震诱发崩滑体堵塞玉溪河,但未形成堰塞湖
胡卸文教授(中)在宝盛乡参与抗震救灾
胡卸文教授(右1)乘直升飞机参与宝盛乡、太平镇抗震救灾
胡卸文(中)与四川省魏宏省长等途径龙门~宝盛乡崩塌落石路上